童程童美少兒編程機構突然閉店 業內人士提醒預付費須警惕“收費主體異常”
2025年02月13日10: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1月13日起,多地曝出少兒編程培訓機構童程童美門店閉店停業,家長無法退費、員工遭遇欠薪,波及學員或超20萬人。目前,多地正協調行業資源積極幫助遭受損失的家長及學員解決后續課程問題。
編程培訓行業應如何加強監管?家長如何辨別預付費風險?《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業內人士表示,家長應警惕3類預收費:收費主體異常、超額收費、超期收費。
童程童美是國內少兒編程行業老牌機構,2018年到2021年門店數量從148家增至238家。然而,高速擴張的背后也埋下了隱患。據了解,童程童美采用預收學費后再投入建設新門店的模式,在短期內推動了門店數量的快速增長,但也導致資金循環緊張。
據業內人士介紹,編程培訓行業的預付費資金監管一直是主管部門的重點監管對象。2021年,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校外培訓預收費須全部進入資金托管專用賬戶。2022年,教育部等13部門印發《關于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規定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且不得超過5000元。2023年,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4部門印發《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校外培訓機構預先收取的培訓服務費應當按規定作為負債管理,嚴禁提前或推遲確認收入。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上述政策明確了“收費須全部進入資金托管專用賬戶”“預收費課程跨度不得超過3個月或60課時”“預收費不得超過5000元”。因此,家長在預付費時須注意3類問題:超額收費、超期收費以及收費主體異常。
其中,超額、超期收費較為明顯,而收費主體異常較難察覺。以行業內知名的核桃編程為例,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廣東省核桃線上非學科培訓學校有限公司被授予了線上非學科類培訓辦學許可,這也是全國首張線上非學科類培訓辦學許可證。因此,核桃編程的監管主體是廣東省核桃線上非學科培訓學校有限公司。如果家長購買核桃編程相關課程,則其收費主體應為廣東省核桃線上非學科培訓學校有限公司,否則意味著預付資金存在一定風險。
實際上,童程童美就存在收費主體異常問題。據報道,有消費者購買課程時,童程童美店員介紹稱預付費均在教育局監管的賬號里,課程完成后教育局才會將相應資金劃轉至公司賬戶,因此她一次性支付了所有課程費用。“細看付款憑證才發現,收款方與當初童程童美展示的監管協議主體壓根不是同一家。”
其他編程培訓機構情況如何?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通過某平臺核桃編程官方直播間“聰明核桃”鏈接購買了10.8元的體驗課,收款/退款方信息均為武漢聰明核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由武漢核天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而同為官方店鋪的正價課收款賬戶則顯示為成都創界奇點科技有限公司,由廣州如棠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
收費主體非監管主體是否意味著家長購買核桃編程課程存在資金風險?對此,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需要看監管資金賬戶內資金與營收規模占比。核桃編程2024年總體營收約20億元,其在廣東公司監管賬戶內資金約4000萬元。對此,一位行業人士分析稱,“如果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或遭遇大規模擠兌事件,會有較大風險。”
“如果遇到收費主體異常,家長需要關注退費是否通暢。童程童美此前就出現過大面積退費不通暢現象。”上述業內人士稱。
隨后,記者查詢黑貓投訴平臺核桃編程相關退費投訴記錄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共有156條核桃編程的退費、退款投訴。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編程培訓行業魚龍混雜,部分企業過度重視增長而忽略了資金隱患,企業需更重視平衡、健康發展,不應過度追求增長。